
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(kaiyun网站安全)
- 來源:小鼠輸尿管組織
- 細胞特征:細胞呈鋪路石狀,不規則形態;貼壁培養(yang)
- 培養(yang) 基:原代上皮細胞專(zhuan) 用培養(yang) 基
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源自小鼠輸尿管組織,輸尿管是一對細長的管道,位於(yu) 腹膜後,呈扁圓柱狀,沿腰大肌內(nei) 側(ce) 的前方垂直下降進入骨盆。輸尿管上皮細胞經過廣譜角蛋白(PCK)免疫熒光鑒定,純度高於(yu) 90%,不含有HIV-1、HBV、HCV、支原體(ti) 、細菌、酵母和真菌等,貼壁生長,適用於(yu) 尿路上皮腫瘤、輸尿管損傷(shang) 等研究領域。
輸尿管的位置和結構特點
輸尿管分為(wei) 上、中、下三段,分別位於(yu) 腎盂與(yu) 輸尿管移行處、小骨盆入口處和膀胱壁內(nei) 斜行至膀胱粘膜、輸尿管開口處
輸尿管管壁分為(wei) 黏膜層、固有層、肌層、外膜,黏膜層表麵為(wei) 移行上皮,約有4-5層細胞
輸尿管—膀胱連接處有瓦耳代爾鞘結構,能防止膀胱內(nei) 尿液返流到輸尿管
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(kaiyun网站安全) |
英文名稱 | Mouse Ureteral Epithelial Cells |
組織來源 | 小鼠輸尿管組織 |
細胞形態 | 上皮細胞樣 |
規格 | 5×10^5 cells/T25細胞培養瓶 |
生長特性 | 貼壁生長 |
傳代比例 | 1:2,每2-3天換液一次 |
培養體係 | 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完全培養基 |
培養條件 | 氣相:95%空氣+5%二氧化碳,溫度37℃ |
細胞係統 | 尿道細胞係統(Urethral Cell System) |
細胞鑒定 | 廣譜角蛋白(PCK)免疫熒光染色為陽性 |
細胞純度 | 純度高於90% |
病原檢測 | 不含HIV-1、HBV、HCV、支原體、細菌、酵母和真菌等 |
分離方法 | 先中性蛋白酶消化、機械分離、膠原酶消化,並通過上皮細胞培養基培養篩選 |
細胞來源描述 | 分離自小鼠輸尿管組織,輸尿管上接腎盂,下連膀胱,為一對細長的管道,呈扁圓柱狀,位於腹膜後 |
輸尿管特性 | 輸尿管分為上、中、下三段,管壁分為黏膜層、固有層、肌層、外膜,黏膜層表麵為移行上皮,約有4-5層細胞 |
特殊結構 | 輸尿管—膀胱連接處有瓦耳代爾鞘結構,能防止膀胱內尿液返流到輸尿管 |
應用範圍 | 尿路上皮腫瘤研究、輸尿管損傷研究、組織工程學研究等 |
培養教程
小鼠輸尿管上皮細胞培養操作指南
準備
取出T25細胞培養(yang) 瓶,用75%酒精消毒瓶身,拆下封口膜,放入37℃、5%CO2、飽和濕度的細胞培養(yang) 箱中靜置3-4小時,穩定細胞狀態。
細胞傳代
吸出T25細胞培養(yang) 瓶中的培養(yang) 基,用PBS清洗細胞一次。
添加0.25%胰蛋白酶消化液1mL至培養(yang) 瓶中,輕微轉動培養(yang) 瓶至消化液覆蓋整個(ge) 底部,吸出多餘(yu) 液體(ti) ,37℃溫浴1-3分鍾。觀察細胞回縮變圓後,再加入5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終止消化。
用吸管輕輕吹打混勻,按1:2-1:3適當的比例進行傳(chuan) 代接種,然後補充新鮮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至5mL,置於(yu) 37℃、5%CO2、飽和濕度的細胞培養(yang) 箱中靜置培養(yang) 。
待細胞貼壁後,觀察並每隔2-3天更換新鮮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。
細胞收貨脫落
收集所有細胞懸液,1000rpm,離心5分鍾,保留沉澱。
添加0.25%胰蛋白酶消化液0.5mL至離心管中,重懸沉澱,放置於(yu) 37℃消化3分鍾(或4℃冰箱靜置5-7分鍾);消化完畢後,向離心管內(nei) 加入5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終止消化。
經1000rpm,離心5分鍾,丟(diu) 棄上清,用5ml完全培養(yang) 基(補加1%FBS,促進貼壁)重懸沉澱,接種於(yu) 新的培養(yang) 瓶內(nei) 。
待細胞完全貼壁後,培養(yang) 觀察;之後按照換液頻率更換新鮮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(37℃預熱)。
注意事項
培養(yang) 基於(yu) 4℃條件下可保存3-6個(ge) 月。
在細胞培養(yang) 過程中,請注意保持無菌操作。
傳(chuan) 代培養(yang) 過程中,胰酶消化時間不宜過長,否則會(hui) 影響細胞貼壁及其生長狀態。
相關資料
STR鑒定及相關
參考文獻
下一篇:原代小鼠尿道上皮細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