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ZJU-0430細胞(人膽囊癌細胞) (暫不提供)
- 來源:膽囊癌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- 培養(yang) 基:MEM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ZJU-0430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顯著高於(yu) 其他常用膽囊癌細胞係(如GBC-SD)
人膽囊癌細胞係ZJU-0430是從(cong) 一名74歲男性胃膽囊癌患者的組織中分離而來的,侵襲和增殖能力遠大於(yu) GBC-SD細胞,使其成為(wei) 膽囊癌(GBC)發病機製及治療的臨(lin) 床前研究的重要模型。
ZJU-0430細胞特性特征
增殖能力:ZJU-0430的增殖速度較快,細胞倍增時間約為(wei) 24小時。
遷移與(yu) 侵襲能力:ZJU-0430細胞係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顯著高於(yu) 其他常用膽囊癌細胞係(如GBC-SD),使其成為(wei) 研究膽囊癌發病機製及治療的重要模型。
基因表達:ZJU-0430細胞在分子水平上表現出高度活躍的細胞周期和增殖相關(guan) 基因的表達,可能涉及多種信號通路的調控。
染色體(ti) 特征:核型分析顯示,ZJU-0430細胞存在染色體(ti) 數目和結構異常,染色體(ti) 數目大多分布在58至80之間,表現出增加、缺失和易位等現象。
臨(lin) 床前研究:ZJU-0430可用於(yu) 膽囊癌(GBC)的發病機理研究及治療方案的開發。
ZJU-0430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ZJU-0430細胞(人膽囊癌細胞) |
別稱 | ZJU0430 |
來源 | 74歲男性胃膽囊癌患者組織 |
細胞形態 | 上皮樣,貼壁生長 |
細胞數量 | > 1 × 10^6 細胞數 |
規格 | T25培養瓶或1mL凍存管包裝 |
用途 | 僅供科研使用 |
培養基 | MEM培養基 + 10% 胎牛血清 + 1% P/S(青黴素-鏈黴素) |
培養條件 | 溫度:37°C,CO₂濃度:5%,濕度:70%-80% |
凍存液 | 90% 胎牛血清 + 10% DMSO |
特性 | 增殖、遷移和侵襲能力高於GBC-SD細胞 |
分子特征 | 表達多種增殖相關基因,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(58-80個染色體) |
穩定性 | 隨傳代次數增加,Luc熒光強度可能減弱,可用嘌呤黴素篩選。 |
培養教程
ZJU-0430人膽囊癌細胞培養教程
細胞複蘇
將含1 mL細胞懸液的凍存管在37°C水浴中迅速解凍,並輕輕搖勻。
將解凍的ZJU-0430細胞懸液轉移至含4-6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的離心管中,輕輕混合均勻。
在1000 RPM下離心3-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用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ZJU-0430細胞,然後將細胞懸液轉移到含6-8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的培養(yang) 瓶中。
將培養(yang) 瓶放入37°C的培養(yang) 箱中過夜,第二天觀察ZJU-0430細胞的生長狀態和密度。
細胞傳代
當ZJU-0430細胞密度達到80%-90%時,進行傳(chuan) 代。
棄去培養(yang) 上清,用不含鈣、鎂離子的PBS緩衝(chong) 液潤洗ZJU-0430細胞1-2次。
加入0.25%(w/v)胰蛋白酶-0.53 mM EDTA溶液於(yu) 培養(yang) 瓶中(T25瓶1-2 mL,T75瓶2-3 mL),在37°C培養(yang) 箱中消化1-2分鍾,觀察細胞是否變圓並脫落。
當大部分ZJU-0430細胞脫落後,迅速加入3-4 mL含10% FBS的培養(yang) 基以終止消化。
輕輕混勻後吸出細胞懸液,在1000 RPM下離心3-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補加1-2 mL新鮮培養(yang) 液後輕輕吹勻,將ZJU-0430細胞懸液按1:2的比例分到新T25瓶中,添加6-8 mL新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。
細胞凍存
在ZJU-0430細胞培養(yang) 的前三代時,建議凍存一批細胞種子以備後續實驗使用。
將需要凍存的ZJU-0430細胞重懸於(yu) 含10% DMSO的培養(yang) 基中,轉移至凍存管中。
在-80°C冰箱中保存過夜後,將細胞轉移至液氮儲(chu) 存。
相關資料
STR鑒定及相關
Amelogenin | X,Y |
CSF1PO | 10,11 |
D1S1656 | 11,12 |
D2S441 | 11.3,14 |
D2S1338 | 19,20 |
D3S1358 | 15,16 |
D5S818 | 11,12 |
D7S820 | 10 |
D8S1179 | 15,16 (ATCC=HB-8065; DSMZ=ACC-180; PubMed=24116068; PubMed=25877200;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) |
15,16,17 (CLS=300198) | |
D10S1248 | 13 |
D12S391 | 21,25 |
D13S317 | 9,13 |
D16S539 | 12,13 |
D18S51 | 13,14 |
D19S433 | 15.2 (ATCC=HB-8065; CCRID; CLS=300198; PubMed=24116068;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) |
16 (DSMZ=ACC-180) | |
D21S11 | 29,31 |
D22S1045 | 16 |
DYS391 | 12 |
FGA | 22,25 |
Penta D | 9,13 |
Penta E | 15,20 |
TH01 | 9 |
TPOX | 8,9 |
vWA | 17 |
參考文獻
上一篇:QBC939細胞(人膽管癌細胞)
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