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UM-UC-3細胞(人膀胱移行細胞癌細胞)
- 來源:膀胱;疾病:移行細胞癌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- 培養(yang) 基:MEM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基因突變:可能包含TP53、FGFR3等突變
UM-UC-3細胞係是源自一名男性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的膀胱組織,UMUC3細胞是膀胱癌的肌層浸潤性細胞係。
UM-UC-3細胞係是超三倍體(ti) 的,模式染色體(ti) 數為(wei) 80,約42%的細胞顯示此特征。部分細胞具有78條染色體(ti) 的特征也較為(wei) 常見,且倍性較高的細胞占比達到2.5%。每個(ge) 細胞通常含有30條或更多的標記染色體(ti) ,包括但不限於(yu) der(1)t(1;?)(p32;?)、t(1p5p)、i(3q)、t(7q14q)以及t(2p3p)等。此外,X和N3染色體(ti) 在每個(ge) 細胞中各有一份,而其他染色體(ti) 則常以兩(liang) 至三個(ge) 拷貝存在。
致瘤性:在皮下接種10(7)個(ge) 細胞的裸鼠中形成腫瘤,腫瘤在21天內(nei) 以100%的頻率(5/5)發展。
UM-UC-3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UM-UC-3細胞(人膀胱移行細胞癌細胞) |
別稱 | UMUC-3, UM-UC3, UMUC3, UC-3, University of Michigan-Urothelial Carcinoma-3 |
種屬來源 | 人(Homo sapiens) |
組織來源 | 膀胱移行細胞癌 |
供體信息 | 成年男性 |
細胞形態 | 上皮細胞樣 |
生長特性 | 貼壁生長 |
細胞代數 | 10代以內 |
生物安全 | 1級 |
支原體檢測 | 無 |
保藏機構 | ATCC: CRL-1749, ECACC: 96020936,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|
核型 | 超三倍體,42%的細胞染色體數為80,78也有較高出現頻率 |
基因突變 | 可能包含TP53、FGFR3等突變(具體需基因測序確認) |
培養基 | DMEM 或 MEM + 10% FBS + 1% 青黴素-鏈黴素或 1X 非必需氨基酸 |
培養環境 | 37°C, 5% CO2, 飽和濕度 |
傳代 | 比例1:2至1:3,每3-4天 |
消化 | 0.25% 胰蛋白酶-EDTA,37°C消化2-3分鍾 |
凍存液 | 基礎培養基 + 5% DMSO + 10% FBS 或 20% FBS |
凍存密度 | 1-2 × 10^6 cells/mL |
儲存溫度 | 液氮氣相 |
解凍方式 | 37°C水浴快速解凍 |
接種密度 | 不低於3 × 10^4 cells/cm^2 |
倍增時間 | 約24-30小時(需實驗確認) |
貼壁時間 | 48-72小時(傳代後不建議移動) |
成瘤性 | 在裸鼠中100%成瘤 |
主要用途 | 膀胱癌研究、藥物篩選、信號通路研究 |
無菌檢測 | 細菌、真菌、支原體檢測陰性 |
病毒檢測 | HIV、HBV、HCV檢測陰性 |
質量控製 | 細胞活力 ≥85%;細胞純度 ≥98%;細胞代數 ≤10代 |
包裝規格 | 1×10^6 cells/T25培養瓶或1mL凍存管 |
貨期 | 現貨,約1周 |
運輸方式 | 複蘇狀態(T25瓶)或凍存狀態(幹冰) |
應用範圍 | 僅限科學研究,不可用於臨床 |
培養注意 | 貼壁和形態展開較慢,傳代後48小時內避免移動 |
培養技巧 | 平躺培養以增大空氣交換麵積,液體高度不超過3mm,T25培養瓶加6-8ml培養基,T75培養瓶加15ml左右培養基 |
培養教程
UM-UC-3人膀胱移行細胞癌細胞培養教程
準備工作:預熱培養(yang) 基至37°C、準備0.25% 胰蛋白酶-EDTA溶液。
細胞消化:吸去舊的培養(yang) 基、使用PBS輕輕衝(chong) 洗UMUC3細胞。
添加適量的0.25% 胰蛋白酶-EDTA溶液,37°C孵育2-3分鍾,觀察UMUC3細胞開始脫落。
終止消化:
添加含10% FBS的培養(yang) 基以終止消化。
輕輕吹打細胞懸液,使UMUC3細胞完全脫落。
細胞收集:
將細胞懸液轉移至離心管中,1000 rpm離心5分鍾。
吸去上清,加入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UMUC3細胞。
細胞接種:
按所需傳(chuan) 代比例(1:2至1:3)接種UMUC3細胞至新培養(yang) 瓶中。
加入適量培養(yang) 基(T25瓶中添加6-8 mL,T75瓶中添加15 mL)。
培養(yang) :將培養(yang) 瓶置於(yu) 37°C、5% CO2的培養(yang) 箱中繼續培養(yang) UMUC3細胞。
UMUC3細胞凍存方法
準備工作:預冷凍存液(基礎培養(yang) 基 + 5% DMSO + 10% FBS或20% FBS)至4°C。
細胞收集:按傳(chuan) 代方法步驟1-4收集UMUC3細胞。
細胞重懸:用預冷的凍存液重懸UMUC3細胞,細胞密度約為(wei) 1-2 × 10^6 cells/mL。
分裝:將細胞懸液分裝到凍存管中,每管1 mL。
程序降溫:將凍存管放入程序降溫盒中,以-1°C/min的速度降溫至-80°C。
長期儲(chu) 存:將凍存管轉移至液氮氣相中進行長期保存UMUC3細胞。
UMUC3細胞複蘇步驟
解凍:將凍存管從(cong) 液氮中取出,立即放入37°C水浴中快速解凍,輕輕搖動。
接種:
解凍後,將UMUC3細胞懸液轉移至含10 mL培養(yang) 基的離心管中,1000 rpm離心5分鍾。
吸去上清,加入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UMUC3細胞。
培養(yang) :
將細胞懸液接種至培養(yang) 瓶中,添加適量培養(yang) 基。
將培養(yang) 瓶放置於(yu) 37°C、5% CO2培養(yang) 箱中繼續培養(yang) UMUC3細胞。
保持UMUC3細胞培養基的新鮮度
現配培養(yang) 基:
盡量現配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,避免長時間儲(chu) 存。配好的培養(yang) 基應在兩(liang) 周內(nei) 使用完畢,因為(wei) 某些成分(如葉酸)在長時間儲(chu) 存中會(hui) 分解。
小批量配製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以減少浪費。
儲(chu) 存條件:
配製好的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應儲(chu) 存在4°C冰箱中,避免反複凍融。
對於(yu) 光敏感成分,應使用遮光瓶或將瓶子包裹在鋁箔中儲(chu) 存。
無菌操作:
在無菌條件下配製和分裝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,使用無菌過濾器(0.22μm)過濾以去除可能的汙染物。
使用無菌容器儲(chu) 存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,防止二次汙染。
定期更換:
即使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沒有變黃,也應每2-3天更換一次,以保證細胞獲得足夠的新鮮營養(yang) 。
換液時,輕輕側(ce) 過培養(yang) 瓶/皿,避免細胞飄起,用巴氏吸管輕輕吸取部分上清棄去,然後補加等體(ti) 積的新鮮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。
使用前預熱:
使用前將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預熱至37°C,以避免對細胞的溫度衝(chong) 擊。
添加劑的穩定性:
某些添加劑如抗生素、非必需氨基酸應在使用前新鮮加入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中,避免長期儲(chu) 存導致活性下降。
培養(yang) 基標記:
每次配製UMUC3細胞培養(yang) 基時,在瓶子上標記配製日期和有效期,確保在有效期內(nei) 使用。
相關資料
STR鑒定及相關
Amelogenin | X |
CSF1PO | 10 (ECACC=96020936; PubMed=25877200; PubMed=27270441) |
10,11 (ATCC=CRL-1749; Cosmic-CLP=724838) | |
D2S1338 | 23 |
D3S1358 | 17,18 |
D5S818 | 12 |
D7S820 | 8,9 (ATCC=CRL-1749; Cosmic-CLP=724838; ECACC=96020936; PubMed=25877200) |
9 (PubMed=27270441) | |
D8S1179 | 13 |
D13S317 | 8 |
D16S539 | 8,9 |
D18S51 | 14 |
D19S433 | 14,15 |
D21S11 | 31 |
FGA | 20,21 |
Penta D | 13 |
Penta E | 12 |
TH01 | 6,9 |
TPOX | 10 |
vWA | 17 |
參考文獻
上一篇:TCCSUP膀胱癌細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