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客服電話
021-52237832
網站首頁 > 細胞係 > 人源細胞係 > 神經係統 > > IOMM-Lee細胞(人腦膜瘤細胞)
IOMM-Lee細胞(人腦膜瘤細胞)貨號:STM-CL-5639 規格:1×10⁶cells/T25培養(yang) 瓶或1mL凍存管

IOMM-Lee細胞(人腦膜瘤細胞)

  • 來源:大腦;幕腦
  •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  • 培養(yang) 基:DMEM+10% FBS+1% P/S
  • 其他:在IOMM-Lee細胞中觀察到4.1R蛋白表達缺失
Tags: 腦膜瘤細胞    
相關(guan) 附件下載:
價(jia) 格:¥ 2,500.00
提供STR鑒定報告

IOMM-Lee人腦膜瘤細胞係是一種具有上皮樣形態的腫瘤細胞,源自一名61歲男性腦膜瘤患者。其腫瘤原發部位位於(yu) 小腦幕(幕狀腦),WHO分類為(wei) III級腦膜瘤。iomm-lee細胞係於(yu) 1999年從(cong) 患者的腫瘤組織中首次成功分離並建立,已在實驗室中持續培養(yang) 超過25代。由於(yu) 其惡性特性,IOMM-Lee細胞被廣泛應用於(yu) 神經科學和腫瘤研究,特別是在探索腦膜瘤的病理生物學機製和潛在治療策略中。

核型分析顯示,iomm-lee細胞係具有複雜的染色體(ti) 異常,包括X染色體(ti) 丟(diu) 失,Y染色體(ti) 丟(diu) 失,1號染色體(ti) 缺失及2號染色體(ti) p11.2區域增益等結構變異;此外,還包括5號、6號、9號、12號、14號、19號及20號染色體(ti) 的特定區域變異,17號染色體(ti) 的丟(diu) 失,以及兩(liang) 個(ge) 7號染色體(ti) 短臂的同臂異倍體(ti) (i(7)(p10)x2)和多條標記染色體(ti) (+2-4mar[p20])。

IOMM-Lee細胞為(wei) 研究腦膜瘤的發生發展和治療提供了寶貴資源,因其上皮樣形態和穩定的生物學特性,在神經腫瘤的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領域具有重要價(jia) 值。

IOMM-Lee細胞特性特征

  • 核型研究:IOMM-Lee細胞的核型分析顯示出多種染色體(ti) 異常,包括缺失、添加和異倍體(ti) 現象。

  • 基因表達:iomm-lee細胞中某些基因(如HOX基因家族)可能與(yu) 腦膜瘤的發生和進展相關(guan) 。HOX基因的甲基化狀態與(yu) 腫瘤的臨(lin) 床病理特征有顯著關(guan) 聯。

  • 腫瘤研究:IOMM-Lee細胞被廣泛用於(yu) 腦膜瘤的基礎和臨(lin) 床研究,包括藥物篩選、信號通路研究及腫瘤生物學機製探索。

  • 藥物敏感性測試:iomm-lee細胞係可用於(yu) 評估新藥物對腦膜瘤的治療效果,幫助開發新的治療策略

IOMM-Lee細胞參數表

細胞名稱IOMM-Lee細胞(人腦膜瘤細胞)
英文名稱IOMM-LEE; Iomm-Lee; IOMM Lee; IOMMLEE; IntraOsseous Malignant Meningioma-Lee
中文名稱人腦膜瘤細胞
細胞來源61歲男性腦膜瘤患者的幕腦
細胞形態上皮樣
倍增時間約62小時
生長特性能在裸鼠中形成腫瘤並發展為多發性肺轉移
培養基DMEM+10% FBS+1% P/S
培養溫度37℃
倍增時間~62 hours (PubMed=2234331); 18 hours (PubMed=25984343); 22 hours (ATCC=CRL-3370)
氣相空氣95% + CO₂ 5%
推薦傳代比例1:3 ~ 1:6
換液頻率每周2-3次
凍存液55% 基礎培養基 + 40% FBS + 5% DMSO
基因表達HOX基因家族可能與腦膜瘤的發生相關
蛋白質表達某些促炎因子(如IL-1β、IL-6、TNF-α)在細胞中可能上調
應用領域神經科學研究、藥物篩選、腫瘤生物學研究
特殊特性可用於評估新藥物對腦膜瘤的治療效果

培養教程

IOMM-Lee人腦膜瘤細胞培養教程

IOMM-Lee細胞複蘇

  • 從(cong) 液氮中取出IOMM-Lee細胞凍存管,迅速放入37℃水浴鍋中解凍,輕輕搖動,解凍時間控製在1-2分鍾。

  • 解凍後,立即用75%酒精擦拭凍存管外壁,轉移至超淨工作台。

  • 將IOMM-Lee細胞懸液轉移至15 mL無菌離心管,加入8-10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稀釋,輕輕混勻。

  • 以1000 rpm離心IOMM-Lee細胞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
  • 用1-2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細胞,轉移至培養(yang) 瓶中,加入預熱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,總量控製在10 mL左右。

  • 將培養(yang) 瓶置於(yu) 37℃、5% CO₂培養(yang) 箱中培養(yang) ,觀察IOMM-Lee細胞貼壁情況(通常24小時內(nei) 貼壁)。

IOMM-Lee細胞傳代

  • 觀察IOMM-Lee細胞密度,當匯合度達到80-90%時進行傳(chuan) 代。

  • 棄去舊培養(yang) 基,用PBS輕輕衝(chong) 洗IOMM-Lee細胞一次,以去除浮遊細胞及殘留培養(yang) 基成分。

  • 加入1 mL胰酶-EDTA,確保覆蓋細胞表麵。

  • 放入37℃培養(yang) 箱,觀察IOMM-Lee細胞形態變化,待細胞開始圓形化並脫落(約1-3分鍾),輕輕敲擊培養(yang) 瓶壁促進脫落。

  • 加入3-5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中和胰酶,輕輕吹打IOMM-Lee細胞使其均勻分散。

  • 轉移細胞懸液至離心管,10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
  • 用適量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IOMM-Lee細胞,按1:3或1:5比例分種至新培養(yang) 瓶,補充預熱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至10 mL左右。

  • 放入37℃、5% CO₂培養(yang) 箱繼續培養(yang) ,定期觀察IOMM-Lee細胞的生長情況。

IOMM-Lee細胞凍存

  • 當IOMM-Lee細胞密度達到80-90%時,按上述傳(chuan) 代步驟收集細胞並離心(1000 rpm,5分鍾)。

  • 棄去上清液,用適量凍存液重懸IOMM-Lee細胞,調整密度至1×10⁶至2×10⁶ cells/mL。

  • 將IOMM-Lee細胞懸液分裝至凍存管,每管1 mL,蓋緊管蓋。

  • 將凍存管放入程序降溫盒中(如Mr. Frosty),置於(yu) -80℃冰箱中緩慢降溫(約-1℃/分鍾)。

  • 24小時後,將凍存管轉移至液氮罐中長期保存。

相關資料

膠質瘤細胞裸鼠成瘤模型
膠質瘤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腦腫瘤,對其機製的深入研究對於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。膠質瘤細...
查看完整內容 >

STR鑒定及相關

參考文獻

查看完整內容 >

上一篇:SK-N-MC細胞(人神經上皮瘤細胞)

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