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客服電話
021-52237832
網站首頁 > 細胞係 > 人源細胞係 > 神經係統 > > SK-N-MC細胞(人神經上皮瘤細胞)
SK-N-MC細胞(人神經上皮瘤細胞)貨號:STM-CL-5594 規格:1×10⁶cells/T25培養(yang) 瓶或1mL凍存管

SK-N-MC細胞(人神經上皮瘤細胞)

  • 來源:腦;眼眶上區神經上皮瘤轉移灶
  •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上皮細胞樣
  • 培養(yang) 基:90%MEM+10%FBS+1%P/S
  • 其他:SK-N-MC細胞具有中度的多巴胺-β-羥化酶活性,可以通過甲醛誘導熒光指示檢測細胞內(nei) 的兒(er) 茶酚胺
Tags: 神經上皮瘤細胞    
相關(guan) 附件下載:
價(jia) 格:¥ 1,300.00
提供STR鑒定報告

SK-N-MC細胞是一種人類神經源性細胞係,最早於(yu) 1971年9月由Biedler JL分離自一位14歲白種女童的眼眶上區神經上皮瘤轉移灶。最初被認為(wei) 是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係,但後續研究表明該細胞係實際上源於(yu) Askin腫瘤。常用於(yu) 神經係統疾病及腫瘤生物學研究。
SK-N-MC細胞是一種假二倍體(ti) 細胞係,雌性(XX)染色體(ti) ,染色體(ti) 數目主要在二倍體(ti) 範圍內(nei) ,模式染色體(ti) 數為(wei) 46。在染色體(ti) 組成方麵,SK-N-MC細胞表現出多種異常,缺失N3和N10染色體(ti) ,部分染色體(ti) 如N1、N2、N4等為(wei) 單體(ti) ,同時出現多個(ge) 標記染色體(ti) ,包括1p+、11q+等。其中特定標記染色體(ti) 與(yu) R.C.Seeger等研究中提到的相符。

SK-N-MC細胞特性特征

  • 酶活性:SK-N-MC細胞具有中度的多巴胺-β-羥化酶活性,能夠合成和代謝兒(er) 茶酚胺。

  • 熒光誘導:用甲醛處理後可誘導出熒光,表明SK-N-MC細胞內(nei) 存在兒(er) 茶酚胺。

  • 抗原與(yu) 基因特征:血型:O型血;Rh+。

  • 同工酶表達:AK-1,1;ES-D,2;G6PD,B;GLO-I,1-2;Me-2,2;PGM1,1;PGM3,1-2

  • 致瘤性:SK-N-MC細胞在倉(cang) 鼠的臉頰和裸小鼠身上形成腫瘤。

  • 轉移性:主要發生在眶上區

SK-N-MC細胞參數表

細胞名稱SK-N-MC人神經上皮瘤細胞(ATCC: HTB-10)
別稱SKNMC; SK-NM-C; SK-NMC
來源腦;眼眶上區神經上皮瘤轉移灶
種屬
年齡性別14歲,女性
細胞形態上皮細胞樣
生長特性貼壁生長
倍增時間~32-48小時
無菌檢測細菌、酵母、支原體檢測均為陰性
病原體檢查HIV、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均為陰性
安全性等級1
運輸方式幹冰運輸或複蘇發貨
培養基組成MEM + 10% FBS + 1% P/S
培養條件溫度:37℃;氣相:95%空氣,5%二氧化碳
傳代比例1:3 - 1:4
換液頻率2~3次/周
凍存條件凍存液:55%基礎培養基 + 40% FBS + 5% DMSO;保存於液氮
染色體特征假二倍體,通常為43~46,XX
標記染色體包括1p+、der(3)t(2;3)(q24;q27)、del(4)(p12)等
酶活性中度多巴胺-β-羥化酶活性
熒光誘導特性可用甲醛誘導出熒光,表明細胞內存在兒茶酚胺
抗原表達O型血;Rh+
同工酶表達AK-1, 1;ES-D, 2;G6PD, B;GLO-I, 1-2;Me-2, 2;PGM1, 1;PGM3, 1-2
致瘤性在倉鼠和裸小鼠身上形成腫瘤
轉移性主要發生在眶上區

培養教程

SK-N-MC人神經上皮瘤細胞培養教程

SK-N-MC細胞複蘇

  • 將水浴鍋預熱至37℃,並準備4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(MEM + 10% FBS + 1% P/S)。

  • 迅速將SK-N-MC細胞的凍存管放入37℃水浴中,解凍時間應控製在1分鍾左右。

  • 解凍後,立即用4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稀釋細胞懸液,輕輕混勻,以確保SK-N-MC細胞均勻分布。

  • 在1000 RPM條件下離心4分鍾,棄去上清,以去除解凍過程中的雜質。

  • 用1-2 mL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SK-N-MC細胞,並將細胞懸液轉移至培養(yang) 瓶中。

  • 將培養(yang) 瓶置於(yu) 37℃、5% CO₂的培養(yang) 箱中過夜培養(yang) ,確保SK-N-MC細胞能夠順利貼壁。

SK-N-MC細胞傳代

  • 當SK-N-MC細胞的密度達到80%-90%時,進行傳(chuan) 代操作。

  • 棄去舊的培養(yang) 基,用無鈣鎂的PBS輕輕洗滌SK-N-MC細胞1-2次,以去除殘留的培養(yang) 基成分。

  • 加入1 mL消化液(0.25%胰酶 + 0.53 mM EDTA),覆蓋SK-N-MC細胞表麵,並放置於(yu) 37℃培養(yang) 箱中1-2分鍾。

  • 觀察SK-N-MC細胞變圓並脫落後,立即加入完全培養(yang) 基終止消化過程。

  • 在1000 RPM條件下離心4分鍾,棄去上清,確保SK-N-MC細胞的完整性。

  • 用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SK-N-MC細胞,並按1:2的比例分裝到新的培養(yang) 瓶中,補加8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。

SK-N-MC細胞凍存

  • 當SK-N-MC細胞生長狀態良好時,準備進行細胞凍存。凍存液配方為(wei) 55%培養(yang) 基 + 40% FBS + 5% DMSO。

  • 棄去培養(yang) 基後,用PBS清洗SK-N-MC細胞,然後加入胰酶進行消化。

  • 細胞回縮脫落後,加入凍存液終止消化反應。

  • 在1000 RPM條件下離心4分鍾,棄去上清後,用凍存液重懸SK-N-MC細胞,確保DMSO濃度為(wei) 10%。

  • 將SK-N-MC細胞懸液分裝至凍存管中,並使用程序降溫盒在-80℃預凍2小時,隨後轉移至液氮中長期保存。

相關資料

PC-12細胞的分化狀態及其在神經研究中的應用
PC-12細胞是一種源自大鼠腎上腺髓質的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係,被廣泛運用於神經生理學、神經藥...
kaiyun网站安全和細胞類型
kaiyun网站安全培養更接近於體內細胞的生理狀態,並能生成更多代表生命係統的相關數據。原代培養物由從...
查看完整內容 >

STR鑒定及相關

AmelogeninX
CSF1PO10
D2S133817,21
D3S135815 (ATCC=HTB-10; CLS=300340; KCLB=30010; PubMed=19787792; PubMed=30879952)
15,16 (CCRID; DSMZ=ACC-203; PubMed=24312454; PubMed=25010205)
D5S81811
D7S8208
D8S117910
D13S31711
D16S53912
D18S5113,14 (ATCC=HTB-10; CCRID; CLS=300340; DSMZ=ACC-203; PubMed=24312454; PubMed=25010205)
14 (PubMed=19787792)
D19S43313,15.2 (ATCC=HTB-10; CCRID; PubMed=19787792; PubMed=24312454; PubMed=25010205)
13,16 (DSMZ=ACC-203)
D21S1130,31.2 (ATCC=HTB-10; CLS=300340; COG; DSMZ=ACC-203; PubMed=19787792; PubMed=24312454; PubMed=25010205)
30,31.2,32.2 (CCRID)
FGA21,25
Penta D8,9,13 (DSMZ=ACC-203)
9,13 (ATCC=HTB-10; CLS=300340)
Penta E16,18
SE3316
TH019.3
TPOX9,11 (ATCC=HTB-10; CCRID; CLS=300340; COG; DSMZ=ACC-203; KCLB=30010; PubMed=24312454; PubMed=25010205; PubMed=30879952)
11 (PubMed=19787792)
vWA17,18

參考文獻

查看完整內容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