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RAG細胞(小鼠腎腺癌細胞)
- 來源:腎腺癌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阿米巴樣
- 培養(yang) 基:MEM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細胞特性:非回複型8-氮雜鳥嘌呤抗性(HPRT-、HGPRT-)
RAG小鼠腎腺癌細胞係是一種來源於(yu) 患有腎腺癌的BALB/c小鼠的細胞係。RAG細胞係是從(cong) 小鼠腎髒組織中分離,並經過克隆篩選,最終獲得了不可逆的8-氮雜鳥嘌呤抗性(HPRT-、HGPRT-)克隆。
RAG小鼠腎腺癌細胞呈現變形蟲樣的形態,通常以貼壁生長的方式繁殖。RAG細胞係屬於(yu) Renal-2a細胞係的克隆,具有重要的生物學特性和研究價(jia) 值。
RAG細胞特性特征
基因表達:RAG細胞係表達腎特異性酯酶-2。
病毒檢測:RAG細胞係檢測到鼠痘病毒呈陰性。
細胞內(nei) 特征:RAG細胞內(nei) 可能含有較多的黑色顆粒,傳(chuan) 代過程中可能會(hui) 有部分顆粒釋放到培養(yang) 基中,需要注意及時清除。
RAG小鼠腎腺癌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RAG細胞(小鼠腎腺癌細胞) |
別稱 | Rag |
來源 | BALB/c小鼠腎腺癌 |
細胞類型 | 腎上皮樣 |
細胞形態 | 阿米巴樣 |
生長方式 | 貼壁生長 |
細胞特性 | 非回複型8-氮雜鳥嘌呤抗性(HPRT-、HGPRT-) |
基因表達 | 腎特異性酯酶-2 |
病毒檢測 | 鼠痘病毒陰性 |
培養基 | MEM基礎培養基,推薦使用小鼠腎腺癌細胞專用培養基 |
血清補充 | 10%胎牛血清 |
抗生素 | 1%青黴素/鏈黴素(P/S) |
培養環境 | 37°C,95%空氣+5% CO₂ |
傳代頻率 | 每3-4天傳代一次,細胞密度達到70%-80%時進行傳代 |
保存溫度 | -80°C後轉液氮 |
細胞特點 | 細胞內黑色顆粒較多,傳代時需注意及時清除細胞外黑色碎片 |
用途 | 僅供科研使用,不得用於診斷、治療、臨床等其他用途 |
保藏機構 | ATCC(CCL-142) |
培養教程
RAG小鼠腎腺癌細胞培養教程
RAG細胞複蘇
準備完全培養(yang) 基: 使用已優(you) 化的RAG細胞專(zhuan) 用培養(yang) 基。確保培養(yang) 箱預熱至37°C。
解凍RAG細胞: 將RAG細胞凍存管從(cong) 液氮中取出,立即放入37°C水浴中,輕輕搖動以加速解凍,通常1-2分鍾即可完成。
稀釋與(yu) 離心: 將解凍後的RAG細胞懸液轉移至含有4-6 mL培養(yang) 基的離心管中,輕輕混勻。以10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。
重懸與(yu) 培養(yang) : 用5-10 mL培養(yang) 基重懸RAG細胞,將其轉移至培養(yang) 瓶中,並將培養(yang) 瓶放入37°C的培養(yang) 箱中,觀察RAG細胞貼壁情況。
RAG細胞培養
傳(chuan) 代時間點: 當RAG細胞密度達到70%-80%時進行傳(chuan) 代。
細胞洗滌與(yu) 消化: 去除舊培養(yang) 基,使用PBS洗滌RAG細胞,然後加入0.25%胰酶消化,直至RAG細胞脫落。
離心與(yu) 重懸: 消化後,以1000 rpm離心5分鍾,去除胰酶,上清用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RAG細胞。
分瓶: 將重懸的RAG細胞分配到新培養(yang) 瓶中,每瓶接種1-2 mL RAG細胞懸液。
RAG細胞觀察與維護
狀態監測: 定期通過顯微鏡觀察RAG細胞形態,檢查是否有汙染或死亡現象。
培養(yang) 基更換: 每2-3天更換RAG細胞培養(yang) 基,去除代謝廢物,提供新鮮營養(yang) 。
傳(chuan) 代頻率: 當RAG細胞密度達到70%-80%時進行傳(chuan) 代,遵循上述傳(chuan) 代步驟。
關鍵注意事項
細胞內(nei) 黑色顆粒: RAG細胞中可能存在較多黑色顆粒,傳(chuan) 代時應注意清除培養(yang) 基中的細胞外碎片。
無菌操作: 始終保持無菌環境,避免RAG細胞汙染。
RAG細胞培養基的特殊要求
培養(yang) 基成分:基礎培養(yang) 基: MEM基礎培養(yang) 基,445 mL+胎牛血清: 50 mL+抗生素: 青黴素-鏈黴素,5 mL
pH控製: RAG細胞培養(yang) 基的pH值應維持在7.3±0.2。
保存條件: RAG細胞培養(yang) 基應避光保存於(yu) 2℃~8℃,期限為(wei) 2個(ge) 月;長期保存可在-20℃避光保存6個(ge) 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