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CHO-K1細胞(倉(cang) 鼠卵巢細胞亞(ya) 株)
- 來源:卵巢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- 培養(yang) 基:Ham's F-12K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CHO細胞是生產(chan) 治療性蛋白質的首選宿主,市場上超過70%的蛋白質藥物均由CHO細胞生產(chan)
CHO-K1細胞(Chinese Hamster Ovary K1),中國倉(cang) 鼠卵巢細胞K1亞(ya) 克隆,源自親(qin) 本CHO細胞係。CHO-K1細胞係於(yu) 1957年由Theodore Puck在波士頓癌症研究基金會(hui) 實驗室首次分離,來源為(wei) 成年雌性中國倉(cang) 鼠的卵巢組織。CHO-K1細胞自1948年起在美國用於(yu) 多種生物醫學研究,隨著亞(ya) 克隆CHO-K1的分離,逐漸成為(wei) 實驗室研究和工業(ye) 生產(chan) 中的重要工具。
CHO-K1細胞廣泛應用於(yu) 生物技術和醫藥研究,尤其適合作為(wei) 蛋白質藥物生產(chan) 和重組蛋白表達的宿主係統。1968年的研究還揭示了CHO-K1細胞缺乏合成甘氨酸的關(guan) 鍵基因,因此需要在培養(yang) 基中額外補充脯氨酸以維持其正常生長。
CHO-K1細胞特性特征
倍體(ti) 性:CHO-K1細胞的染色體(ti) 組成為(wei) 2n=22,屬於(yu) 亞(ya) 二倍體(ti) (hypodiploid),表現出一定的遺傳(chuan) 不穩定性。
營養(yang) 需求:CHO-K1細胞需要培養(yang) 基中添加脯氨酸以支持其生長,因為(wei) 它缺乏合成脯氨酸的能力。
培養(yang) 條件:適合在無血清或無動物成分的培養(yang) 基中生長,能夠在高密度下進行懸浮培養(yang) 。
病毒感染:CHO-K1細胞對水皰性口炎病毒(包括印第安納州和格拉斯哥株)及蓋塔病毒具有易感性。
基因組穩定性:CHO-K1細胞的基因組可能經曆了大規模的染色體(ti) 重排,導致不同細胞係間染色體(ti) 數目不一致。
翻譯後修飾能力:CHO-K1細胞能夠進行複雜的翻譯後修飾,生成與(yu) 人類蛋白質相似的糖蛋白,是成為(wei) 生產(chan) 生物仿製藥的理想宿主。
組蛋白表達:CHO-K1細胞常用於(yu) 重組蛋白的表達,能夠有效地插入複雜的N-連接聚糖,有助於(yu) 蛋白質折疊和運輸。其糖基化模式接近人類細胞,這提高了蛋白質在體(ti) 內(nei) 的穩定性和活性。
高產(chan) 能力:CHO-K1細胞係在大規模培養(yang) 中表現出高水平的蛋白質表達,適合用於(yu) 工業(ye) 化生產(chan) 。
遺傳(chuan) 背景:CHO-K1細胞缺乏甘氨酸生物合成所需的基因,這一遺傳(chuan) 缺陷使其依賴於(yu) 外源性的脯氨酸。此外,CHO-K1細胞與(yu) 大多數人類硫酸乙酰肝素葡糖胺O-磺基轉移酶有同源基因,這表明其在某些代謝途徑上與(yu) 人類存在相似性
CHO-K1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CHO-K1細胞(倉鼠卵巢細胞亞株) |
細胞別稱 | CHO K1; CHOK1; CHO cell clone K1; GM15452 |
種屬來源 | 中國倉鼠(Cricetulus griseus) |
組織來源 | 卵巢 |
性別 | 雌 |
細胞形態 | 上皮細胞樣,貼壁生長 |
倍增時間 | ~24小時 |
染色體組數 | 2n=22(亞二倍體) |
生物安全等級 | 1 |
支原體檢測 | 無 |
細胞規格 | 1×10^6 cells/T25培養瓶或凍存管包裝 |
培養基 | F-12K + 10% 胎牛血清(FBS) |
培養條件 | 氣相:95%空氣 + 5% CO₂;溫度:37℃ |
傳代密度 | 80%-90% |
傳代比例 | 1:2至1:5 |
凍存條件 | 無血清凍存液,液氮儲存 |
病毒易感性 | 水皰性口炎病毒、蓋塔病毒 |
主要應用領域 | 工業生物技術、毒理學研究、重組蛋白表達 |
生長培養基 | Ham's F-12K+10% FBS+1% P/S |
基因組穩定性 | 存在遺傳不穩定性,可能具有不同的染色體數目,已知有21條染色體。 |
糖基化能力 | 能夠進行複雜的翻譯後修飾,生成與人類蛋白質相似的糖蛋白。 |
脯氨酸需求 | 缺乏脯氨酸合成基因,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L-脯氨酸才能生長。 |
凍存液配方 | 無血清凍存液 |
應用特性 | CHO-K1細胞是市場上超過70%的蛋白質藥物的首選製造宿主。 |
能夠在無血清懸浮培養中以高密度生長,適合大規模生產。 | |
表達的重組蛋白在結構和功能上接近天然蛋白。 |
培養教程
CHO-K1倉鼠卵巢細胞亞株培養教程
CHO-K1細胞複蘇
將CHO-K1細胞凍存管在37℃水浴中快速解凍,輕輕搖晃以防細胞損傷(shang) 。
將解凍後的CHO-K1細胞懸液加入4-6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中,混合均勻。
在1000 RPM下離心3-5分鍾,棄去上清液,以確保CHO-K1細胞活性。
用新配製的培養(yang) 基重懸CHO-K1細胞,隨後將細胞懸液加入6-8 mL完全培養(yang) 基的T25培養(yang) 瓶中,置於(yu) 37℃培養(yang) 箱中培養(yang) 過夜。
第二天觀察CHO-K1細胞的貼壁和增殖情況,確保CHO-K1細胞的複蘇順利。
CHO-K1細胞傳代
當CHO-K1細胞密度達到80%-90%時,準備進行傳(chuan) 代操作。
方法一: 收集CHO-K1細胞後離心4分鍾,去上清,用1-2 mL培養(yang) 基重懸CHO-K1細胞,按1:2至1:5比例分至新的培養(yang) 瓶中,補充8 mL培養(yang) 基。
方法二: 半數換液方式,棄去培養(yang) 基的一半,輕輕懸起CHO-K1細胞,將懸液按1:2至1:3的比例分裝至新皿或瓶中,加8 mL培養(yang) 基繼續培養(yang) 。
CHO-K1細胞無血清馴化
逐步降低血清濃度
將貼壁的CHO-K1細胞換液,加入15 mL含血清的培養(yang) 基和15 mL無血清培養(yang) 基的混合液。
每隔兩(liang) 天替換一半培養(yang) 基,並補充等量的無血清CHO-K1細胞培養(yang) 基,逐步降低胎牛血清濃度至低於(yu) 1%。
血清濃度逐步降低
逐步降低CHO-K1細胞培養(yang) 中的血清濃度至5%、2.5%、1.25%、0.625%、0%,最後在無血清的基礎培養(yang) 基(B001)中繼續培養(yang) CHO-K1細胞。
獲得懸浮CHO-K1細胞
當CHO-K1細胞密度在無血清培養(yang) 基中達到5×10⁶ cells/mL時,即可獲得懸浮狀態的CHO-K1細胞。
CHO-K1細胞凍存
準備CHO-K1細胞懸液
收集消化後的CHO-K1細胞,用血球計數板計數,以確定凍存密度。推薦凍存濃度為(wei) 1×10⁶至1×10⁷個(ge) 活細胞/mL。
在1000 RPM下離心3-5分鍾,去上清液後,用配製好的凍存液重懸CHO-K1細胞。
每管分裝1 mL凍存液(含1×10⁶至1×10⁷個(ge) CHO-K1細胞),並標注細胞名稱、代次及日期。
將CHO-K1細胞凍存管放入程序降溫盒中,在-80℃冷凍過夜,隨後轉移至液氮罐中長期保存。
CHO-K1細胞培養注意事項
所有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,防止CHO-K1細胞汙染。
保持培養(yang) 箱濕度在70%-80%,氣相為(wei) 95%空氣和5% CO₂。
定期記錄CHO-K1細胞狀態和密度,以確保實驗數據的連續性和準確性。
相關資料
- 細胞培養基品種大全
- 細胞培養基是鹽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、氨基酸、代謝前體、生長因子、激素和微量元素的複雜混合物...
- 解析Skov3細胞生長機製:癌細胞增殖的分子調控與信號通路探究
- Skov3細胞是一種源自人類卵巢癌的細胞係,被廣泛用於癌症生物學研究。理解Skov3細胞的...
- 查看完整內容 >
STR鑒定及相關
參考文獻
上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