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客服電話
021-52237832
網站首頁 > 細胞係 > 人源細胞係 > 消化係統 > > DLD-1細胞(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)
DLD-1細胞(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)貨號:STM-CL-5008 規格:1×10⁶cells/T25培養(yang) 瓶或1mL凍存管

DLD-1細胞(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)

  • 來源:結直腸腺癌
  •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  • 培養(yang) 基:RPMI-1640+10% FBS+1% P/S
  • 其他:DLD-1細胞p53抗原陽性,具有C→T點突變,導致241位的Ser→Phe變化
Tags: 結直腸腺癌細胞    
相關(guan) 附件下載:
價(jia) 格:¥ 1,300.00
提供STR鑒定報告

DLD-1細胞源自結直腸腺癌的假二倍體(ti) 人類細胞係,最初從(cong) 一名結腸腺癌患者的大腸組織中分離獲得,常用於(yu) 癌症研究,特別是在轉染實驗中作為(wei) 合適的宿主。

DLD-1細胞係具有46條染色體(ti) 的模式核型,其中86%的細胞保持這一核型。多倍體(ti) 細胞的比例約為(wei) 17.1%。其核型特征包括46, XY, -2, +dir dup(2)(p13-p23),其中Y染色體(ti) 相對於(yu) N22染色體(ti) 稍長,並在遠端q臂存在明顯的異色熒光區。


DLD-1細胞是已被鑒定為(wei) 來源於(yu) 單個(ge) 個(ge) 體(ti) 的四種結直腸腺癌細胞係之一。DNA圖譜研究表明,DLD-1xb、HCT-15細胞、HCT-8細胞和HRT-18G細胞共享一個(ge) 圖譜。

DLD-1細胞特性特征

  • 致瘤性:DLD-1細胞在裸小鼠中進行皮下接種(10^7個(ge) 細胞),21天內(nei) 100%(5/5)出現腫瘤,顯示出良好的致瘤性。

  • 癌基因表達:DLD-1細胞對多種癌基因呈陽性反應,myc+;myb+;ras+;fos+;sis+;abl-;ros;src-。p53抗原表達呈陽性,且其突變形式為(wei) C→T點突變,導致241位的Ser→Phe變化。

  • 抗原表達:DLD-1細胞表達O型血抗原,對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呈弱陽性反應,角蛋白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結果為(wei) 陽性。

  • 基因表達:該細胞係中癌胚抗原(CEA)表達為(wei) 0.5 ng/10^6個(ge) 細胞/10天,結腸抗原3表達。

  • 同工酶特征:DLD-1細胞的同工酶譜包括ES-D(1-2)、G6PD(B)、PEP-D(1)、PGD(A)、PGM1(1)和PGM3(1)。

  • 細胞遺傳(chuan) 學:DLD-1細胞與(yu) HCT-15細胞在DNA指紋鑒定和染色體(ti) 組型分析中顯示出相似性,表明它們(men) 可能源自同一患者的不同克隆。盡管遺傳(chuan) 起源得到證實,但它們(men) 在染色體(ti) 標記上並無一致性改變。

  • 汙染與(yu) 處理:1979年DLD-1細胞曾被豬鼻支原體(ti) 汙染,經過12周的抗生素聯合培養(yang) 處理後,細胞檢測結果在連續11個(ge) 月的無抗生素培養(yang) 中均為(wei) 陰性

DLD-1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參數表

細胞名稱DLD-1細胞(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)
別稱DLD 1; DLD1; CoCL3
種屬來源
年齡性別成年男性
組織來源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
生長特性貼壁生長
細胞形態上皮細胞樣
致瘤性在裸小鼠中接種10^7個細胞後21天100%出現腫瘤
癌基因表達c-myc+;myb+;K-ras+;H-ras+;N-ras+;fos+;sis+;p53+
p53突變C→T點突變,導致241位的Ser→Phe變化
抗原表達O型血抗原,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弱陽性
基因表達癌胚抗原(CEA)0.5 ng/10^6細胞/10天
同工酶特征ES-D(1-2);G6PD(B);PEP-D(1);PGD(A);PGM1(1);PGM3(1)
培養基RPMI-1640 + 10% 胎牛血清 + 1% 雙抗
培養條件37℃,CO2濃度5%
傳代比例1:3至1:4
換液頻率2-3次/周
消化時間2-3分鍾
凍存條件55%基礎培養基、40%胎牛血清和5% DMSO
汙染處理1979年曾被豬鼻支原體汙染,經過12周抗生素處理後陰性

培養教程

DLD-1人結直腸腺癌上皮細胞培養教程

DLD1細胞複蘇

  • 將水浴鍋預熱至37℃,準備用於(yu) 複蘇DLD1細胞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(RPMI-1640,補充10%胎牛血清和1%青黴素/鏈黴素)。

  • 從(cong) 液氮中取出冷凍的DLD1細胞管,迅速放入37℃的水浴中,輕輕搖動1-2分鍾,直至DLD1細胞完全融化。

  • 將融化後的DLD1細胞迅速轉移至無菌的15 mL離心管中,並加入9 mL預熱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,輕輕混勻。

  • 以10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
  • 用1-2 mL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DLD1細胞,並將細胞懸液轉移至T-25培養(yang) 瓶中。

  • 將培養(yang) 瓶放入37℃、5% CO₂培養(yang) 箱中孵育2-3小時,以使DLD1細胞恢複並貼壁。

DLD1細胞培養

  • 培養(yang) 基:RPMI-1640培養(yang) 基,補充10%胎牛血清和1%青黴素/鏈黴素,用於(yu) DLD1細胞的培養(yang) 。

  • 培養(yang) 條件:在37℃、5% CO₂、95%濕度的條件下培養(yang) DLD1細胞。

  • 換液頻率:每2-3天更換一次培養(yang) 基,以確保DLD1細胞的培養(yang) 環境清潔並支持其健康生長。

  • DLD1細胞觀察:定期顯微鏡下觀察DLD1細胞的形態和生長狀態,確認DLD1細胞無汙染,生長狀況良好。

DLD1細胞傳代

  • 當DLD1細胞達到80-90%的融合度時,應進行傳(chuan) 代,以避免DLD1細胞過度擁擠。

  • 取出DLD1細胞培養(yang) 瓶,棄去培養(yang) 基,加入1-2 mL 0.25%胰酶溶液,覆蓋DLD1細胞,置於(yu) 37℃培養(yang) 箱中消化2-3分鍾,直至DLD1細胞變圓且開始脫落。

  • 輕輕敲擊培養(yang) 瓶底部,確保所有DLD1細胞均已脫離瓶壁。

  • 加入等體(ti) 積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中和胰酶,輕輕混勻DLD1細胞懸液。

  • 以10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
  • 將DLD1細胞用適量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。

  • 按1:3至1:4的比例將DLD1細胞懸液分裝至新的培養(yang) 瓶中,添加適量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。

  • 將新培養(yang) 瓶置於(yu) 培養(yang) 箱中,繼續培養(yang) DLD1細胞。

DLD1細胞凍存

  • 配製DLD1細胞的凍存液,成分為(wei) :55%完全培養(yang) 基、40%胎牛血清和5%二甲基亞(ya) 碸(DMSO)。

  • 將DLD1細胞以10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液。

  • 將DLD1細胞重懸在預先準備好的凍存液中,混勻。

  • 將重懸好的DLD1細胞分裝至凍存管中,並清晰標記DLD1細胞類型、傳(chuan) 代次數及凍存日期。

  • 將凍存管先置於(yu) -80℃冰箱中過夜,隨後移入液氮罐中長期保存DLD1細胞。

注意事項

  • DLD1細胞的凍存和複蘇過程應嚴(yan) 格保持無菌操作,以避免細胞汙染。

  • 培養(yang) DLD1細胞的培養(yang) 基使用前需新鮮配製,已用於(yu) 細胞複蘇或培養(yang) 的培養(yang) 基不應再次使用。

  • 定期監測DLD1細胞狀態,確保其無汙染並生長良好。

相關資料

查看完整內容 >

STR鑒定及相關

AmelogeninX,Y
CSF1PO11,12 (AddexBio=C0009007/36; ATCC=CCL-221; CCRID; DSMZ=ACC-278; ECACC=90102540; JCRB=JCRB9094; KCLB=10221; PubMed=25877200; PubMed=25926053)
12 (CLS=300220; TKG=TKG 0379)
D2S44113,15
D2S133817,25
D3S135817
D5S81813
D6S104311,13
D7S82010,12
D8S117915
D12S39119,22
D13S3178,11
D16S53912,13
D18S5111,17
D19S43314,16
D21S1129,32.2
FGA22
Penta D9,14
Penta E7,14
TH017,9.3
TPOX8,11
vWA18,19

參考文獻

查看完整內容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