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B16細胞(小鼠黑色素瘤細胞)
- 來源:黑素瘤;皮膚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成纖維細胞樣
- 培養(yang) 基:RPMI-1640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B16細胞係包括多個(ge) 亞(ya) 型,如B16-F0、B16-F1和B16-F10
B16小鼠黑色素瘤細胞係源自C57BL/6小鼠的皮膚黑色素瘤,最初由美國傑克遜實驗室於(yu) 1954年開發。B16細胞係表現為(wei) 黑色素生成陽性,但大多數細胞在體(ti) 外培養(yang) 時並不顯色。在某些培養(yang) 條件下,B16細胞會(hui) 分泌大量黑色素。無論細胞在體(ti) 外是否產(chan) 生黑色素,當其植入C57BL/6小鼠體(ti) 內(nei) 後,形成的瘤體(ti) 均呈現黑色。
B16細胞係包括多個(ge) 亞(ya) 型,如B16-F0、B16-F1和B16-F10。其中,B16-F10是B16-F0的亞(ya) 係,以其顯著的轉移性而著稱,相比之下,B16-F0的轉移能力較低。
B16細胞特性特征
產(chan) 生黑色素:B16細胞能夠合成和分泌黑色素,這是其作為(wei) 黑色素瘤細胞的關(guan) 鍵特征。
酪氨酸酶活性:B16細胞表現出高酪氨酸酶活性,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關(guan) 鍵酶。
高轉移性:B16細胞具有在脾髒、肝髒和肺部轉移的能力。
不同亞(ya) 係:如B16F10亞(ya) 係具有較高的肺轉移能力。
黑色素相關(guan) 基因:B16細胞表達與(yu) 黑色素合成相關(guan) 的基因,如酪氨酸酶基因。
遺傳(chuan) 異質性:B16細胞係表現出遺傳(chuan) 和表型的異質性,即使在同一培養(yang) 物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遺傳(chuan) 特性。
致瘤性:B16是一種具有侵襲、遷移和增殖等腫瘤樣特性的致瘤細胞係。
酪氨酸酶陽性:B16細胞對酪氨酸酶呈強陽性反應,這是鑒定黑色素瘤細胞的重要標誌。
多種亞(ya) 型:根據細胞形態和黑色素含量,B16細胞可分為(wei) 多種亞(ya) 型,包括大上皮樣細胞、小上皮樣細胞、梭形細胞、畸形細胞和樹枝突細胞。
B16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B16細胞(小鼠黑色素瘤細胞) |
細胞別稱 | B-16; B16 melanoma; B16 subline B78; B78 |
來源 | C57BL/6小鼠皮膚黑色素瘤 |
建立年份 | 1954年 |
形態生長 | 上皮樣和紡錘形,貼壁生長 |
培養基 | DMEM(推薦),10% FBS |
培養條件 | 37°C,5% CO2 |
傳代換液 | 1:3到1:6,每2-3天換液 |
生長特征 | 倍增時間約24小時,平均大小15.4μm |
酶活/色素 | 酪氨酸酶活性強陽性,高黑色素產生能力 |
轉移能力 | 高,尤其是肺轉移 |
致瘤性 | 強致瘤性 |
遺傳特性 | 存在遺傳異質性 |
基因表達 | 高表達酪氨酸酶、黑色素和轉移相關基因 |
形態分類 | 大小上皮樣、梭形、畸形、樹枝突細胞 |
研究用途 | 腫瘤、藥物篩選、轉移、美白材料研究 |
酶抑製研究 | 評估物質對酪氨酸酶活性的抑製作用 |
黑色素研究 | 研究各種物質對黑色素生成的影響 |
抗氧化研究 | 評估不同物質的抗氧化效果 |
毒性/轉移 | 細胞毒性測試,建立體內轉移模型 |
培養教程
B16小鼠黑色素瘤細胞培養教程
B16細胞複蘇
將凍存的B16細胞快速解凍於(yu) 37°C水浴中。
將細胞懸液轉移至含預熱完全培養(yang) 基的離心管中。
以800 rpm離心5分鍾,棄去上清。
用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B16細胞,並轉移至培養(yang) 瓶中。
日常培養
B16細胞為(wei) 貼壁生長細胞。
每2-3天更換培養(yang) 基一次。
當B16細胞密度達到80-90%時,進行傳(chuan) 代操作。
傳代操作
棄去舊培養(yang) 基,用PBS輕柔洗滌B16細胞1-2次。
加入適量0.25%胰蛋白酶-EDTA溶液,37°C消化2-3分鍾。
當B16細胞在顯微鏡下開始變圓並脫落時,加入含血清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以終止消化。
吹打收集細胞,800 rpm離心5分鍾。
棄去上清,用新鮮培養(yang) 基重懸B16細胞。
按1:3至1:6的比例接種到新的培養(yang) 瓶中。
細胞凍存
收集對數生長期的B16細胞。
使用含10% DMSO的完全培養(yang) 基作為(wei) 凍存液。
將B16細胞懸液分裝到凍存管中,並置於(yu) -80°C冰箱或液氮中保存。
特殊應用
黑色素生成研究:對於(yu) 研究B16細胞黑色素生成的特性,可能需要調整培養(yang) 條件或添加特定試劑。
轉移研究:選擇適合的高轉移亞(ya) 係,如B16-F10,用於(yu) 研究轉移能力。
確保B16細胞純度和真實性
細胞形態觀察:定期使用顯微鏡檢查B16細胞的形態特征,確保其保持上皮樣和紡錘形的典型特征。
黑色素產(chan) 生檢測:通過觀察培養(yang) 基顏色變化或細胞沉澱物顏色來判斷B16細胞的黑色素產(chan) 生。
酪氨酸酶活性測定:檢測B16細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以驗證其特性。
基因表達分析:檢測與(yu) 黑色素合成相關(guan) 的基因表達,如酪氨酸酶基因。
STR分析:通過短串聯重複序列(STR)分析確認B16細胞係的遺傳(chuan) 特征。
定期鑒定:建議每3-6個(ge) 月進行一次B16細胞鑒定以確保其純度和特性。
常見錯誤及避免措施
過度消化:使用胰蛋白酶消化B16細胞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細胞損傷(shang) 或死亡。控製消化時間,觀察細胞狀態。
密度控製不當:B16細胞密度過高或過低都會(hui) 影響生長狀態。定期檢查並調整細胞密度。
培養(yang) 基更換頻率:由於(yu) B16細胞可能產(chan) 生大量黑色素,建議適當增加換液頻率以維持良好培養(yang) 環境。
汙染問題:操作時注意無菌操作,防止細菌或真菌汙染。
傳(chuan) 代次數過多:長期傳(chuan) 代可能導致B16細胞特性改變。控製傳(chuan) 代次數,定期驗證細胞特性。
凍存和複蘇不當:不正確的凍存和複蘇程序可能導致B16細胞活力下降或特性改變。嚴(yan) 格按照凍存和複蘇程序操作。
忽視細胞異質性:B16細胞可能存在遺傳(chuan) 和表型的異質性,影響實驗結果的一致性。定期進行細胞鑒定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。
相關資料
STR鑒定及相關
參考文獻
-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> 2017年22期
- 摘要:...探討全反式維甲酸(all-trans retinoic acid,ATRA)對小鼠黑...
- 《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》 2020年06期
- 摘要:目的研究大黃素對黑素瘤細胞B16F10的遷移能力及NLRP3炎症小體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。方...
- 藥學服務與研究 > 2022年1期
- 摘要:目的:觀察羥喜樹堿(hydroxycamptothecin,HCPT)對黑素瘤B16F10...
- 現代免疫學 > 2011年4期
- 摘要:利用熒光活化細胞分選技術,我們分選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細胞係中的側群細胞(SP細胞)和...
- 查看完整內容 >
上一篇:L929細胞【小鼠成纖維細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