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TC1細胞(小鼠小腸內(nei) 分泌細胞)
- 來源:小腸
- 細胞特征:貼壁細胞 , 上皮細胞樣
- 培養(yang) 基:90%DMEM+10% FBS+1% P/S
- 其他:STC1細胞產(chan) 生激素分泌素;轉染效率較低,不易於(yu) 轉染
STC-1細胞係是一種來源於(yu) 小鼠小腸內(nei) 分泌腫瘤的細胞係,最初於(yu) 1990年從(cong) 10至13周大的雙轉基因小鼠腸道中分離。
STC1細胞係源自於(yu) 攜帶特定轉基因的雙轉基因小鼠,這些小鼠通過以下方式獲得轉基因:一個(ge) 基因構建將大鼠胰島素啟動子(RIP)與(yu) 多瘤小T(PyST)抗原融合,另一個(ge) 將大鼠胰島素啟動子(RIP)與(yu) SV40早期區域(Tag)融合。通過交配這兩(liang) 種轉基因小鼠,得到的雙轉基因小鼠通常會(hui) 出現腸道腫瘤和胰腺β細胞瘤。腸道和胰腺腫瘤是作為(wei) 單獨的實體(ti) 出現的。
STC1細胞特性特征
分子基因特征:STC-1細胞係表達大鼠胰島素啟動子(RIP)與(yu) 多瘤病毒小T抗原(PyST)和SV40早期區域(Tag)融合基因。
表達特征:STC-1細胞係主要表達激素分泌素。
腫瘤特性:腸道腫瘤和胰腺β細胞瘤
轉染特性:轉染效率較低,不易於(yu) 轉染
STC1細胞參數表
細胞名稱 | STC1細胞(小鼠小腸內分泌細胞) |
細胞別稱 | STC-1; 小腸內分泌細胞 |
細胞來源 | 種屬: 小鼠; 組織: 小腸; 年齡: 10-13周;雙重轉基因小鼠的腸腫瘤組織 |
細胞類型 | 腸神經內分泌細胞 |
形態特性 | 形態: 上皮細胞樣; 生長: 貼壁 |
疾病背景 | 癌; 侵襲性小腸神經內分泌 |
安全等級 | 生物安全等級1級 |
培養基 | DMEM (高糖) + 10% FBS + 1% P/S |
培養環境 | 37°C, 95%空氣 + 5%CO2, 濕度70%-80% |
傳代與換液 | 傳代比例: 首次1:2; 換液頻率: 2~3次/周 |
凍存與儲存 | 凍存液: 90% FBS + 10% DMSO; 儲存: 液氮或-80°C |
基因表達 | 分泌素; 大鼠胰島素基因啟動子融合基因 |
功能特性 | 產生激素分泌素 |
用途 | 科研用途; 人類腸道內分泌腫瘤模型 |
支原體檢測 | 無 |
細胞代數 | 10代以內 |
保藏機構 | ATCC; CRL-3254 |
運輸與接收 | 活細胞: 常溫; 凍存管: 幹冰; 接收後立即處理 |
培養教程
STC1小鼠小腸內分泌細胞培養教程
STC-1細胞接收處理
活細胞 (T25 瓶):使用 75% 酒精消毒瓶壁,然後置於(yu) 37°C 培養(yang) 箱中孵育 2-3 小時。
凍存管:立即轉入液氮或直接進行複蘇處理。
STC-1細胞複蘇
在 37°C 水浴中快速解凍STC-1細胞。
將STC-1細胞懸液轉移到含 9ml 預熱完全培養(yang) 基的離心管中。
以 1000rpm 離心 5 分鍾,棄去上清。
重懸STC-1細胞並將其轉移到培養(yang) 瓶中,置於(yu) 培養(yang) 箱中培養(yang) 。
STC-1細胞傳代
傳(chuan) 代密度:STC-1細胞密度達到 80%-90% 時進行傳(chuan) 代。
首次傳(chuan) 代比例:建議 1:2(1 個(ge) T25 瓶傳(chuan) 2 個(ge) T25 瓶或 2 個(ge) 6cm 皿)。
換液頻率:每周 2~3 次。
STC-1細胞傳代步驟
棄去培養(yang) 上清,用 PBS 潤洗STC-1細胞 1-2 次。
加入 1ml 0.25% 胰蛋白酶-EDTA,37°C 消化 1-2 分鍾。
在顯微鏡下觀察,當STC-1細胞變圓並脫落時,加 2-3ml 完全培養(yang) 基終止消化。
以 1000rpm 離心 5 分鍾,棄去上清。
重懸STC-1細胞,並按 1:2 比例分裝到新的培養(yang) 瓶中。
STC-1細胞凍存
凍存液:90% FBS + 10% DMSO
細胞密度:5 x 10^5 cells/ml
儲(chu) 存:液氮或 -80°C 冰箱
STC-1細胞培養注意事項
STC-1細胞生長較慢,倍增時間較長。
STC-1細胞的轉染效率較低,不易於(yu) 轉染。
每次傳(chuan) 代後仔細觀察STC-1細胞狀態。
避免過度消化和機械損傷(shang) STC-1細胞。
定期檢查STC-1細胞的支原體(ti) 汙染。
相關資料
STR鑒定及相關
參考文獻
上一篇:MC38小鼠結腸癌細胞